(資料圖片)
7月17日,和訊投顧都業華針對“一般什么時候應該提前減倉”這一問題,給出了系統性的回答,大家可以參考。
提前減倉有個隱含前提,即尚未出現賣出信號,否則就不算提前減倉,而是原本有計劃但未到執行時點,自己卻覺得需要提前離場。一般來說,提前減倉常見于以下場景,背馳情況除外,因為背馳出現本身是買入信號。
第一種情況,股票遇到較大壓力位。當你感覺信心不足,或者想見好就收,即便賣點未出現也可能提前減倉。比如光伏板塊,若事先知道存在壓力,原本打算等中線賣點再操作,但發現還未到賣點,可自己覺得已經到壓力位,就會提前減倉,這種情況較為常見。
第二種情況,股票出現加速上漲。原本你已有操作計劃,但股票突然放量加速,你預判這種情況難以持續,便會選擇提前兌現利潤,可能分批兌現,也可能全部兌現。比較常見的做法是,股票前期上漲較多,在中樞向上沖時,預估可能是背馳段,即便背馳尚未形成,也會開始分批賣出,這種情況通常適用于股票加速上漲且放量的情況。
第三種情況,主觀感覺市場不好。我不鼓勵這種做法,但現實中很常見。就是突然覺得市場不妙,比如認為指數表現不佳,進而拋售股票。然而,這種判斷不一定準確,有可能你判斷市場不好后,一天后指數就創新高,甚至當天市場就轉好,第二天指數直接創新高。所以,除非有極強的預感,否則這種主觀感覺不應成為提前賣股票的依據。即便覺得市場不好,個股本身也有止損或止盈信號,可等待信號出現再操作。還有一種常規做法是平均減倉,比如滿倉時覺得倉位過重,就減到六成,對所有持倉平均減倉,其他持倉繼續按照賣出信號操作。
此外,道聽途說公司出現利空消息,覺得公司不如想象中好而提前賣出,這種做法也不值得鼓勵。
我認為比較合理的提前賣出情況是,股票加速上漲時提前分批減倉。對于壓力位,應事先規劃好,如果做中線投資,提前賣出后,若發現股票走勢仍強勁,應考慮回補,否則壓力位突破后,股票繼續上漲,就會錯失機會。











